【机关作风】战酷暑、赶进度、保质量,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师生期待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校园环境综合提升工作专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区环境提升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改善工作目标,克服高温、暴雨等极端气候条件,坚持“永远在一线、永远在状态、永远在前列”,扎实推进校园环境综合提升各项工程落地见效,用看得见的变化回应师生的期待,努力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用一流的校园环境,助力学校“127”目标的实现。
坚守一线,抢抓工程进度
暑期以来,工作专班各单位高度重视、全力以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保障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同时,抢抓工程进度,确保校园环境综合提升主体工程8月25日前如期完工。
坚守一线。校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以上率下,基建处、后勤产业集团、保卫处、学校办公室、后勤办公室等单位相关工作人员主动放弃暑假休息,坚持“日踏勘、周调度”,把指挥部扎在一线,把办公室移到现场,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问题,全身心投入校园环境综合提升各项工作。
倒排工期。各施工单位按照8月25日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在尽力保障师生假期学习工作条件的基础上,坚持分区分片快速实施的原则,统筹协调,有效组织施工力量,先后投入近千人次开展工程建设,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各工段实施。
抢抓进度。针对校园绿化、柏油路铺设等工程对于阴雨天气等气候条件的不同要求,各施工单位按照工程进度要求,不断优化工艺工序,抢抓气候条件,顺利完成了校园环境提升主体工作任务,有力保障了秋季开学友谊校区教学科研区整体环境的显著提升。
统筹推进,突出整体成效
学校从校园环境综合提升设计之初,就始终将校园环境整体效果提升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坚持系统思维,确保校园环境提升总体风格一致。
统筹推进。各单位相互联动,反复推演工程进度和工序流程,对于道路开挖、绿化改造、线路架设等涉及多部门沟通的事项,第一时间现场办公,充分协调,明确工作任务目标,提升工程推进的效率。
充分调研。强化风格一体化设计,始终将教学科研区作为整体,充分学习借鉴兄弟高校先进经验做法,在材料选用、绿植选取、工艺选择、施工标准等多方面下足“绣花功夫”,统一施用,确保教学科研区整体风格的一致。
样板先行。坚持样板先行,在园林绿化、道路修建等工程中,按照工作方案,做好样板试制,工艺试行,找到真问题,优化工艺流程,有效提升了校园环境综合提升工程质量。
以人为本,强化服务保障
工作专班始终坚持以师生为本,在有效推进各项工程的同时,高度重视在校学习工作生活师生的体验,强化服务保障能力。
以人为本。暑期集中施工期间,教学科研区先后有30余个工地同时施工,工作专班先后印发围挡通知10余份,不间断更新教学科研区道路通行图示8版,安排保卫队员针对狭窄道路等堵点,及时做好疏导,严格规范校内大型工程车辆通行秩序,努力保障假期师生安全正常通行。
优化服务。针对教学科研区交通拥堵、乱停乱放等突出问题,工作专班先后20余次现场踏勘,召开政策说明会议,印发教学科研区通行指南,初步完成教学科研区机动车辆智慧停车系统建设,优化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划定,努力营造通达有序的交通环境。
全力保障。在保障学校校园环境综合提升各项工作进度的同时,及时做好夏季用电负荷调整,全力保障夏季教学、科研、生活用电。做好极端天气下校园的清洁保障、电力抢修、积水清排等工作。进一步优化快递点取送件环境,努力为师生提供优质、便捷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目前,道路改造、景观绿化提升、餐厅装修、公共浴室改造等30余项重点工程已基本完工,公字楼北侧喷泉修缮及牡丹花卉培植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学校校园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开展以来,累计改扩建道路28600㎡,规划停车位318个,改造绿地35214㎡,新增学生公寓浴室浴位207个,修缮学生食堂2个,新装公共区域空调283台。
校园综合环境提升获得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大家一致认为景观绿化提升了学校的“颜值”,“内环外绕”让校园交通规范有序,餐厅教室等改造让师生生活学习更加舒适,这样的校园环境让大家更有干劲去完成“127”发展目标。
下一步,学校校园环境综合提升工作专班将继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服务师生为本”的理念,优化管理流程,强化服务保障能力,持续营造绿色发展、优美和谐、通达有序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