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

【机关风采】李圣:秉持初心,践行育人使命,服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24

  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锚定 学校 “127”近期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履职尽责,助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度“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研究生院党支部 李圣

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特质,做“总师育人文化”走深走实的践行者。一是价值塑造涵养家国情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群”建设,以“总师育人文化”赋能思政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将思政课程开设在科研生产一线,每年组织1000余名博士赴军工院所实习实践。二是知识结构夯实系统思维。成立基础前沿交叉课程中心,汇聚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等100余位高水平师资,建设课程44门,使学生从1到0打通工程需求到学术前沿的知识路径。推进专业学位专属课程建设,汇聚200余位总师、行业专家等共建课程100门。选聘型号总师、副总师等1300余名行业导师,实施双导师协同育人。三是打造“选题-科研-实践”三链融通的“1→0”人才培养新路径。构建“一题一需求、一题一总师、一题一贡献”论文选题新模式;依托“方向-队伍-平台-项目-成果”五位一体创新链路,完善“总师+项目+团队”科研训练新路径;搭建“翱翔一线”校企协同育人新平台,专业实践“一人一册定制化、一人一题双导师”。设立“1→0”博士论文创新专项基金,支持从1到0的反向应用基础研究。

以改革创新引领教育发展,做争创一流的排头兵。一是健全教学成果奖培育体系。构建“研究-培育-凝练-打磨-保障”全链条培育体系,学校获2022年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6项,总数居西部高校第一、全国高校并列第五;获2023年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研究生)7项,特等奖与一等奖总数居陕西省高校第一。二是创新竞赛成果丰硕。实施“学校-培养单位-主题赛事工作室”三级协同管理模式,2024年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97项,12项赛事成绩均为我校历史最佳。三是案例库建设全国领先。邀请院士、国家级人才担任首席专家,获批陕西省示范案例15项,获奖率全省第一。建设国家级重大工程案例基地6个、工程和主题案例15项,立项数量全国第一。四是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全面对标工信部“五个100”建设计划,获评优秀导师8名、特色优质课程7门、精品教材18部、校企协同育人基地4个,各项成绩均位居前列。

找准方向、加强研究,做人才培养的拓展人。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开展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学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考核与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提升培养效率。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已公开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主持、参与项目20余项,获得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