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处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支部工作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中心工作为目标,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手段,不断强化支部政治功能,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做好“学习型”党支部
实施“党员勤学”计划,理论学习提质增效
党支部将新理念融入到党员政治理论学习之中,通过组织开展“党员勤学”活动,每期发放“党员勤学”学习资料,安排重点发言,促进理论学习成效提升。在学习内容上,在重要讲话、重要时间节点、重大节日活动前后,及时收集整理相关学习资料并汇编成册,注重强化理论学习促进业务工作发展,学习内容紧扣高等教育主题、紧扣人事人才相关内容、紧扣业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水平提升,并提供相应的业务管理常识、办公资源推介等内容,避免学习浮在表面,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党员个人本领提升。党支部“党员勤学”活动共推送11期学习资料,内容约17万字左右,为党员学习教育提供新的资源和渠道。

强化支部组织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人事处党支部通过召开支委会、专题学习会和党员大会,围绕双一流建设、准聘长聘体系、聘用制度改革、人才培养与发展等主题上好党课,综合运用主题教育、实践学习、网络学习等方式,对支部党员开展长期、不间断的教育,力求务实管用,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理论学习充分结合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最新时政、业务素质拓展等内容,保障学习的实效性和耐读性。组织开展校史校情学习、安全教育、融水扶贫、太仓调研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将党建与学校实际结合,与业务工作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努力打造精品“微党课”,在全校范围宣讲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党课,探索提高党课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的有效渠道,做到站在前列、紧跟时代、贴近实际。


彰显党员作用发挥,强化责任使命担当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人事处承担全校教职工疫情防控信息报送、复工返校人员安排等工作。在领导班子成员的指挥下,迅速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教职工及家属返校管理的通知》《西北工业大学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教职工返校工作方案》。坚持实行“日报”制,做到“一日一报、一人一策”,聚焦重点人员信息排查,始终坚持“严把数据关”“严把返校关”“严把复工关”。梳理、统计、掌握全校80多个单位9000余名教职工信息,上报各类报表700余份,审批各类申请13700余份。面对疫情大考,人事处党支部的党员同志彰显出先锋模范的责任、使命与担当,主动参与学校疫情联防联治志愿工作,落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任务,努力构筑全体教职工安全健康的坚实屏障。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争创“创新型”党支部
形成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坚定不移地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握人才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方向,协调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建立校院两级师德师风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责、院系落实的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作为首要评价标准;组织入职教育、骨干教师理想信念专题研修班等强化师德教育效果;选树优秀教师先进典型;出台《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从严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强化基层党委人才引育主体责任,做好人才推荐、学术师德把关和支持服务等工作。


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引育体系
组织海外人才招聘会,设立硅谷等4个海外人才工作站,举办了7届翱翔青年学者论坛,接收海内外优秀人才求职简历近万份,有效师资候选人逾千人。加强培养实现持续增长,对接国家各级人才计划,根据人才不同成长阶段,分类分层次实施“翱翔青年学者计划”“翱翔新星计划”,出台“翱翔海外学者计划”,积极选育青年后备人才,一批青年教师已成长为国字号人才和省部级人才。创新机制发挥引领作用,采取“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建设前沿交叉学科引才特区,出台“荣誉学衔”政策,柔性汇聚国内外一流大学知名教授、主机院所总师等高层次人才200余人。


建立健全人事制度体系
推进全员岗位责任制,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分类管理、目标考核、按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原则,开展学院岗位聘任、二级单位绩效考核和教职工年度考核,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一院一策”制定学院岗位聘任方案,精确定位不同岗位目标任务,优化考核办法,科学评价各类成果,激发全员活力。实施准聘长聘制度,健全教师队伍的发展、流动、退出机制,逐步实现增轨增效。设置长聘教授岗位,发挥引领作用,采取“限次晋升、非升即走”对新进教师实行准聘制管理,组织准聘制教师考核、晋升工作,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形成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模式。完善薪酬激励体系,构建了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元薪酬体系;建立了由学校、学院和团队共担的薪酬分配机制;统筹学校各项投入,建立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三、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对标“服务型”党支部
聚焦调查研究分析,保障决策科学合理
为切实破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坚决抵制“拍脑袋、喊口号”,强化科学民主决策,强调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发动群众建言献策,共同谋划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师资队伍规划采用数据分析手段,人才引进工作引入“校内咨询”程序,多元化队伍发展吸取广大高校先进经验,人事制度改革每一步走的愈加稳健,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先后整理形成《关于部分高校人事人才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学院岗位聘任方案评估报告》《关于SCI论文等指标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报告》《西北工业大学师德师风建设调研报告》等材料,为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和有力支撑。

改进机关工作作风,讲好“党支部故事”
人事处始终坚持将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书写“强化工作作风坚守初心,助力人才强校勇担使命”为主题的党支部故事。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找差距、抓落实,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强化系统思维、弘扬创新精神、扎实工作作风、练就过硬素质。支部调动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瞄准人才队伍攻坚、强化各支队伍发展、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教师素质能力等重点工作,出台《西北工业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2020版)》《西北工业大学非事业编制教职工聘用管理办法》《西北工业大学进一步深化教职工聘用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西北工业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促使学校人才队伍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人事处一直以来注重提升人事服务水平,严格落实“以学者为要”的办学理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和服务态度。通过观看学习“榜样”系列节目、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形成人人争做“工大先锋”的工作氛围,切实为教师着想、替教师分忧、帮教师解困。支部通过工作纪实的形式制作人事处“样板支部”风采展示微视频,记录人事处全体同志在岗位上的日常工作,对人事人才工作进行全方位的作品展示。通过加强过程管理、持续“优化程序”,加快推进人事处内部业务整合与优化、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不断整合关联业务,简化业务流程,实现人事证明等网上办理,部分业务实现“秒”办,切实“提速”,确保全过程、全方位跟踪与服务。

积极开展扶贫扶智,助力脱贫攻坚胜利
人事处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开展“党建扶贫”,助力脱贫攻坚胜利,党支部组织党员赴崇凝镇线王村,对扶贫示范园和爱心果园进行参观调研;赴融水开展脱贫帮扶调研活动,通过党建结对、教育扶贫活动与融水县白云乡瑶口村党支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组织“融水讲堂”,促进干部素质提升,邀请杨希雨、于洪君、范文、杨宇军等校内外专家教授到融水作客讲座,加大干部的培训力度。落实“扶贫结对”,解决贫困学生难题,开展好“1+1+1”党员结对帮扶计划,落实陕西省教育厅布置的“三秦教师结对帮扶”工作,保障实现精准扶贫,真正体现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关心与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