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训】机关党委组织机关青年干部走进西咸新区秦创原参观学习实践活动
为了帮助机关青年干部更好了解陕西省委关于设立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实践,拓展青年干部视野,提高大家服务学校基层单位和师生员工的责任感,更好地推进学校服务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针对性,5月14日,机关党委书记陈建军带领40余名翱翔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赴西咸新区管委会、秦创原服务中心、翱翔小镇、迪泰克公司、铂力特公司等单位参观学习,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杨铭、资产公司总经理助理杨本昭受邀一起参加。
在西咸新区展厅、秦创原展厅和综合服务中心,通过西咸新区科技局王斌局长的讲解,大家了解了秦创原在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等方面发挥的科技引领作用,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形成具有陕西特色和优势的传新驱动发展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秦创原作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总窗口,集聚政策、人才、项目、技术等优势资源,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生态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在翱翔小镇展厅,大家进一步了解到政校企合作方式的有益探索,对于推进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升级,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在陕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和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迪泰克总经理席守智和铂利特行政部部长王宁分别带领大家参观了展厅和生产车间,大家了解了两家公司最新技术成果、设备产品、应用领域、市场推广和发展成绩等,进一步提升了对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了解和对科技型企业的认知,也感受到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作为机关青年干部更应该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提升工作能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关青年干部通过一天的实地参观学习,收获颇丰。
学校办公室张雯鑫表示,通过一天充实的参观学习,受益良多,尤其是在秦创原服务中心总窗口深刻感受到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实施路径和建设成效。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干部,要进一步深入理解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深入学习并对接秦创原政策,充分发挥应用研究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将西工大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促进学校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人事处崔晓静表示,在秦创原服务中心总窗口,我们现场观摩了总窗口3个月之内建成的线上服务平台,被它的高效和便捷震撼。秦创原渴求的是具有高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潜质的“科学家+工程师”模式的创新创业人才,而我校渴求的是海内外青年学术才俊,两者对人才的迫切是相同的,但在人才资源保障的管理与服务方面,深感我们落在了秦创原之后。今日参观,对以后如何进一步做好人才引进的服务和保障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党委学生工作部刘欣表示,一天的参观学习充实而丰富,以迪泰克和铂力特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我校科技成果转化而来,是融合高校技术创新力量和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合作”典范,是西工大人不断的技术深耕与思想创新碰撞出的火花。一天的参观学习也让人心潮澎湃,一代代西工大人不管在什么岗位,也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始终牢记着“三实一新”的校风,用行动书写着工大人的公诚勇毅。历史的接力棒一个紧接着一个传,未来我们也将为培养新一代工大人不断努力,在奋斗实践中创造新的辉煌。
保卫处王晙表示,迪泰克、铂力特两家企业是我校在推进产学研结合道路上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凝聚了许多西工大人的心血和汗水,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们的成功,对于我校进一步激励科技创新、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这几年间,我们见证了它们从成立到壮大的发展历程,作为一名工大人,我深感自豪,也坚信我校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在更多领域实现科研成果落地,以科技惠及百姓,回馈社会。
医学研究院曹真真表示,一日的行程身心和视野上都受到了洗礼。无论是迪泰克、铂力特的实地感受,还是翱翔小镇、西咸、秦创原展厅的参观,都让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未来的生活在高新科技的引领下展现出更多的可能性。看到工大人在各个领域散发中的光与热,为工大自豪,为是工大人而骄傲。这种收获不仅让我感受到压力,更让我感受到这是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是一种使命,督促我们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研究院高扬表示,通过实地参观我校科创企业、西咸新区规划馆、秦创原展厅,深感科技创新在支撑高质量发展、塑造发展新动能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我校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凭借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努力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为国家、地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更多创新动力,贡献西工大力量。
博物馆建设筹备处王泠表示,这次调研学习是我第一次跳过各类媒体,全面、系统、专业地了解西咸新区的历史、今生与未来。在各类规划展示馆和企业参观中处处可感受到,在科技改变未来的场景中,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是如何发挥作用,全面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创新驱动的市场力量搭载于不断优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迸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作为我校博物馆筹建工作的一员,各类展厅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手段,也让此次调研,成为了一次业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